
近期,上海市人社局联合市教委、市科委等部门印发了11个职称系列评审办法,至此上海已完成了上海市全系列25个职称评审标准修订的改革任务。
职称制度是国家统一管理的,旨在对我国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本行业的技术水平、工作成就作出评价的制度。我国职称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。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,实行的是技术职务任命制度,没有对于职业等级进行职称分类的概念,有“职”无“称”。第二阶段实行的是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,但并未做到人才与职称相匹配,有“称”无“职”。第三阶段,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,从此职称制度走向正轨,有“称”有“职”。
上海市人社局从2018年起,不断完善评价标准,创新职称评价机制、拓宽人才发展通道、健全“1+3+N”职称政策体系,如今圆满实现了职称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目标。
一、创新职称评价机制
市人社局为特殊人才设立特殊评价机制,建立“直通车”、“绿色通道”,截至2022年,上海市共有约500人通过“直通车”取得高级职称。同时设立了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的贯通,畅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同时,为具有绝招、绝技、绝活的高技能人才设立直接申报通道。
二、拓宽人才发展通道
上海在横向和纵向同时拓宽人才发展通道。纵向深化了职称层级,工程、经济、会计等职称都设置了正高级的职称层级。横向设立了快递工程、建筑信息模型(BIM)、临床研究、创意设计等21个专业。同时将网络文学、艺术、工艺美术、文物博物等自由职业者纳入评审范围。
三、健全“1+3+N”职称政策体系
“1”即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。“3”即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、中级评委会管理办法以及高级评委会,“N”即优化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等20项综合性配套工作,完善25个职称评审方法。
阶段目标也标志着职称的重要性越来越高,有些地区的招聘岗位已经将职称作为硬性条件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我们或关注公众号「工程人智库」了解更多职称评审信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