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1-66278032

业绩造假“一眼看穿”| 职称申报案例分析

来源: | 作者:weisiconsultants | 发布时间 :4天前 | 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对工程师来说,职称申报里 “业绩真实” 是底线 —— 评审老师的答辩提问,看似随口一问,实则全是 “挖坑”,一旦业绩掺假,很容易当场露馅。


01.案例分享


● 申报人:赵工

● 工作年限:6年

【答辩阶段】:评审未通过


赵工提交的业绩材料里,写了 “主导某工业园区厂房改造项目,负责楼梯拆除与加固施工”,并且附了项目合同、施工照片。


一个 “反常识” 提问,戳穿假业绩。答辩环节,评委没纠结 “项目规模”“技术难度”,反而追问:“既然楼梯明确要拆除,为什么还要专门做加固施工?这不是浪费成本吗?”。这让赵工完全答不上来 —— 其实他根本没参与过这个项目,业绩是照着别人的材料改的,最终赵工因 “业绩真实性存疑” 直接淘汰。



02.答辩并非为难,而是验真


很多申报人觉得 “答辩提问是故意找茬”,其实评委的核心目的是验证业绩是否为本人真实参与。像 “拆除又加固” 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,背后藏着明确的工程逻辑。


职称tips:楼梯是建筑承重构件,拆除时会打破原结构受力平衡,可能导致相邻楼板、梁体出现应力集中,必须先对周边承重结构做临时加固(比如用钢管架支撑楼板),避免拆除过程中建筑坍塌。



03.别在 “真实” 上栽跟头


写业绩拒绝 “拼凑包装”。哪怕参与的只是小项目(比如厂房局部改造、设备基础施工),也比 “编一个大项目” 靠谱。写业绩时必须标注3 个关键信息:

你的角色——是 “主导施工”“负责技术方案” 还是 “参与现场协调”;

具体动作——比如 “制定楼梯拆除专项方案”“现场监督加固材料浇筑”“整理验收检测数据”;

工程逻辑——简单说明 “为什么做这个动作”,比如 “因拆除楼梯可能影响梁体受力,故先对梁端做碳纤维加固”。


备答辩提前“复盘项目逻辑”。从技术角度“这个环节用的材料型号是什么?”“施工中遇到什么难点,怎么解决的?”。从流程角度“验收时用的检测标准是哪本?”“施工顺序为什么这么安排?”。



04.微思优化解决路径

很多工程师觉得 “只有大项目才算业绩”,其实日常的技术方案、现场攻坚、问题解决,都是优质素材。微思从以下三个方面重新深挖工作业绩。


①工作内容收集

用 “项目时间线 + 技术节点” 的方式,逐一梳理 3-5 年内参与的所有工程,重点理清申报人的实际工作,比如 “这个项目里,是负责技术方案撰写,还是现场施工监督?”“遇到过哪些技术问题,是怎么解决的?”。


②工作记录溯源

整理可佐证的原始材料,比如签字的技术交底单、修改过的施工图纸、现场问题整改报告、项目验收时提交的检测数据,这些 “带痕迹” 的材料,是业绩真实性的核心支撑。


③匹配评审要求

结合工程类职称评审标准(如中级需 “参与过 2 项及以上工程技术工作,具备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”),从真实工作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内容,既不虚构,又突出技术价值。



05.总结与建议

每年职称申报竞争愈发激烈,评审要求也越发严格,申报人更是需要重视职称材料的真实性和含金量,一旦不通过,可能影响后续 3-5 年的业发展。


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我们或关注公众号「上海微思职称」,了解更多职称评审资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