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师职称有明确的级别分类,申报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级别对应的职称和职责要求,才能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晰的定位,更有助于申报。
一、工程师职称级别分类
工程系列职称,有初级工程师、中级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。初级工程师分为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。我们日常说的工程师职称其实是指中级工程师。高级工程师又分为副高和正高级,而我们经常说的高级工程师是指副高级工程师。

二、工作能力条件
技术员
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,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。
助理工程师
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术知识,具备参与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。
工程师
熟练掌握理论方法和专业技术知识,具备独立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。
高级工程师
突出其独特性,需工作业绩突出,系统掌握理论方法,具备主持或独立完成复杂和技术难度高的工作的实际能力,并能指导工程师或研究生学习和工作。
正高级工程师
突出其权威性和贡献,需有创新性成果,推动了专业发展,全面系统掌握理论方法,具备主持很高技术难度和组织难度的工作的实际能力,并在指导和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方面贡献突出。

三、业绩成果条件
不同级别的工程师业绩成果条件主要在成果完成数量、完成质量、成果级别、参与程度上做出要求,逐层递增。
助理工程师
参与项目,并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工程师
参与一定数量的项目,并结题验收。
高级工程师
主要参与一定等级和数量的项目,验收并应用或被采纳。
正高级工程师
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承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项目,验收并完成应用或被采纳,且取得显著效果,有重大创新性。

明白了各个级别工程师的职责条件后,是否对于申报工程师职称的规划更加明确了呢?如果您有其他问题,扫描上方二维码咨询我们或者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职称评审信息。